电磁线的生产工艺流程
2023-02-22
1、备料
电磁线
电磁线的原材料由推车运抵生产现场。绝缘漆的制备在漆料配置间完成。根据各种电磁线绝缘程度的不同,将比例的漆料与稀释剂充分混合均匀加入到漆包机中。
2、拉丝
拉丝在拉丝机中进行,根据需要的线径分一次拉制或多次拉制而成。拉制中温度一般可达60一100℃,采用水溶性润滑剂进行润滑和冷却,当温度超过100℃时,进行补冷、排热。
3、水洗
水洗是由经过盐酸和火碱净化的水,用高压水流冲洗电磁线,以除去其表面的油污。
4、退火
退火一般采用电加热的方式在退火炉中进行,退火温度一般控制在300~600℃,退火时采用水蒸气进行保护以防止氧化。退火后利用吹风机进行风冷,至40℃左右进入浸渍工段。
5、浸渍
浸溃工段在漆包机中进行,根据绝缘层的要求多次完成。浸渍时根据涂层的需要加入适当比例的稀释剂。稀释剂中含有甲酚、二甲苯等易燃有毒液体。
6、干燥
电磁线的干燥在烘干炉中进行,烘干温度根据拉丝的速度而定,一般为300—400℃。可达670摄氏度。干燥与排除废气同步进行,排除的废气(温度为300—400摄氏度)中含有甲酚、苯酚、二甲苯等有毒易燃蒸气,经催化反应达到指标后由排废风机排人大气。
7、收线
收线是利用收线装置将干燥后的电磁线成品缠绕在线盘上。收线时需加入少量润滑剂(974汽油、环己烷)。
8、包装入库
检验合格后,将绕制好的的线盘外包塑料薄膜装入纸箱或纸筒内,根据用户需要包装成线拖,并装卸至专门仓库内。
上一页
相关新闻
1. 检测10pF以下的小电容:因10pF以下的固定电容器容量太小,用万用表进行测量,只能定性的检查其是否有漏电,内部短路或击穿现象。测量时,可选用万用表R×10k挡,用两表笔分别任意接电容的两个引脚,阻值应为一直大。若测出阻值(指针向右摆动)为零,则说明电容漏电损坏或内部击穿。
根据分析统计,电容器主要分为以下10类:1.按照结构分三大类:固定电容器、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。2.按电介质分类:有机介质电容器、无机介质电容器、电解电容器、电热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等。